恆吉宮媽祖廟
|
地址埔里鎮南興街367號 電話049-2982920 營業時間08:00~21:00
媽祖廟是埔里主要信仰中心,也是埔里鎮暨仁愛鄉漢人信仰區,每逢子鼠祈安清醮(大醮)、卯兔三獻清醮(圓醮)法會總壇所在地。主要慶典是農曆三月廿三日天上聖母誕辰,農曆九月初一日的媽祖紀念日,相傳清光緒年間某年農曆九月時發生旱災,平埔族人在媽祖出巡時,由媽祖牽引至東螺源頭發現豐沛的山泉,因此到現在每年的農曆九月都會有迎媽祖的祈福盛會,稱之為「大埔城九月戲」,與一般台灣習俗的「三月瘋媽祖」不同。通常是提前一天到各廟宇請「客神」,南瑤宮天上聖母、天后宮天上聖母、沙東宮開台聖王、受天宮玄天上帝,蒞臨埔里巡化各庄頭作客遶境,據耆老形容,早年農曆九月間,各庄頭大宴賓客,交遊廣闊者家裡廚房可以一個月不必開火,全埔里吃透透。後來政府基於節約拜拜,將九月戲濃縮為三天,現已不復見往年景象。 |
義女廟
|
地址埔里鎮隆生路93之2號 電話049-2999963 營業時間正常上班時間
主祀天水夫人,夫人姓何名翠巒,在清乾隆年間嫁給漢人杜天水為妻,因此地方上暱稱為天水嬸,其夫經營鹿港擔埔社的生意,進行鹽產海產與山產間的買賣,因為夫人通曉原住民語言,因此她常調解漢人與原住民的紛爭。乾隆三十四年(1770年),天水夫人隨商隊由鹿港經集集﹑水里入埔里行商。旅途中進入平埔族領域,遭到平埔族人的圍困。天水夫人挺身而出,極力的排解誤會,甚至自願當作人質,以性命做擔保讓商隊通行,後雙方遂約定彼此在隔次的月圓之夜交換貨品,便釋放天水夫人。結果商隊迷途遲到,夫人乃遭殺害。而後鎮民為了追念天水嬸的犧牲,與對漢人與平埔族人間和平相處的努力,尊其為埔里開基祖,在隆生路旁建立小廟奉祀,聖像原稿為埔里前輩藝術家蕭木桂老師在夢境有感而繪。 |
茄苳樹王公
|
地址埔里鎮隆生路興南宮旁 電話- - - - - - - 營業時間- - - - - - -
在埔里鎮隆生路與南安路口,中興大學實驗林對面大排水溝旁的興南宮後方,有一棵老茄苳樹,據台灣大學農學院學者路統信於1985年間應興南宮管理委員會邀請至埔里研究勘查,推測其樹齡約為一千二百多年,樹高約17公尺,是全台灣最年長的茄苳樹,樹幹最粗的地方約需十位成人才能合抱。埔里居民習慣以茄苳腳稱呼同聲里(頂茄苳腳)、清新里、薰化里(下茄苳腳)一帶的聚落,就是因為大茄苳樹而命名。茄苳樹為雌雄異株,這棵是屬於不結果的雄株,因此地方上以樹王公稱呼這棵老茄苳,更將其視為神明崇拜。鎮民相傳,家裡如有”不好帶”,常常”驚到”夜啼的小孩,帶來祈求樹王公的保佑,甚至請求樹王公將小孩收為義子女,就能讓他們平安長大。而在醫藥短缺,生活困苦的年代,茄苳樹的葉子也曾治癒貧苦人家的疾病,因迭有靈驗及傳奇事蹟,在興南宮土地公廟旁,另建一座小廟奉祀樹王公神像,是埔里地區把唯一把樹神崇拜具體雕刻神像的地方。埔里其他地方也有老樹,但可能只是樹身圍著紅布條,放個香爐代表罷了。每年農曆八月初七是樹王公鎮座紀念日,跟埔里樹王公結拜的屏東里港茄苳宮,斗六萬年宮等地的老茄苳樹信徒,也會組團到埔里參香訪問,期間鑼鼓喧天,神轎與信眾,將廟身不大的樹王公擠得水洩不通。途為之塞。 |